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深度】新技术“下乡”:北斗撑起渔民“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8-02-27 17:44

记者的家乡是粤西地区的一座滨海小村庄。正月时节,粤西村庄的人们最隆重的习俗是“年例”。“年例”除了要走亲戚吃宴席之外,免不了要祭拜神明,祈求全年平顺安康。对以捕鱼为业的乡民们来说,这道延续数百年的民间风俗,是他们在新的一年出海打鱼必先经历的程序。

海上时常隐藏着风险,平安是每一位“靠海吃海”的乡民质朴的愿望。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近些年“庇护”着渔民们航行安全的,是一股来自“天上”的科技力量——北斗导航卫星。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家乡以及周边乡镇的渔民,这些年已经陆续装配北斗导航终端。凭借北斗卫星的指引,在茫茫大海上捕鱼的乡民们,能够清晰地找准回港的路,遇险时还可以第一时间向外界求救。北斗导航卫星,正默默为渔民们撑起了抵御大风大浪的“保护伞”。2017年,我国的北斗系统向“全球组网”发起冲击,并在2018年实现率先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目标。这也意味着,渔民尤其是从事远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将在更广阔的海域上得到导航信号的“保护”。

北斗+渔业,不仅代表着渔业这一产业自身的技术革新,同时意味着新科技的“第三方服务”正在融入传统的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多元化。

对记者出生的小渔村而言,海洋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它既提供着富饶的海产品,代表着村庄的财富;它又隐藏着看不见的暗礁和风浪,代表着生活的危险。一旦进入海洋便和岸上音讯隔绝,出海打鱼数百年来都是一种冒险的营生。由于很难和外界取得联系,打鱼者往往需要独自面对海上的险情。虽然海上的险情不是时时发生,但发生的险情往往足以致命。记忆中,曾经有某座村子的渔民,在台风来临时没有撤回避风港,从而再也没有回来。周围村子的大喇叭,每天的下午五点半都准时播送天气预报和作业指引,正是缘于对海上风险的畏惧。

如果说天气预报是渔民们出海前对抗风险的工具,那么北斗导航终端则是渔民们在海上抵抗危险的工具。即使是最轻便的北斗手机,在海面上没有电信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将所在的位置和求救信号发出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功能,还能承载补充更多具体信息的短信——内容可能是机器故障、人员突发疾病或者船体触及暗礁。对渔民来说,这是求得平安的刚性需求;而对提供北斗信号服务的运营商而言,这又是一块新兴的市场。

即使将北斗信号服务视为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它也与以往电信运营商在乡村的服务差异巨大。在农村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在城市里一样,绝大都是纯粹的消费行为;但渔民们在海上使用资费相对较高的北斗手机,却是安全作业的保障,更像是某种生产行为。由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引进,粤西地区的渔业正在呈现出“现代”的面孔。北斗+渔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渔民们急切的安全需求;更重要的是为渔业提供了一种时空的基准,使得以往孤立的无数渔船,能够统一接入一张巨大的物联网。当无数的船只都成为海洋电子地图移动着的点,渔政部门更高效管理和服务渔民就成为可能;当渔船的遇险数据、作业数据都被真实记录和有效挖掘后,哪片海域有危险、哪片海域渔获较多则有可能被呈现出来。这将大幅度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

这也就是说,北斗导航终端不仅能“保护”渔民,还能帮助渔民获取更多的财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