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视觉交互的未来,不仅仅只有人脸识别、驾驶员监控,还有更大的座舱成员(后座)监控。
近日,Seeing Machines宣布,将正式将基于其已经交付前装量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扩展为一个整体的汽车内部/乘员监控系统(OMS)。
这家公司的代表性前装量产案例,就是几年前为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CT6车型(超级巡航系统)提供的首个基于视觉的DMS解决方案。
按照计划,OMS系统最早将在2023年前装量产。该公司预计进入OMS市场将带来一个增值的市场机会。
一、OMS已经在路上
Seeing Machines公司介绍,OMS系统将基于宽视场(WFOV)摄像头方案,覆盖从车辆驾驶员到乘客。除了被动安全系统,还要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预测驾驶员到乘客的需求。
此外,通过使用Seeing Machines公司的Occula®神经处理单元(NPU)技术,该方案可以在原有DMS方案基础上不增加新的硬件、照明或嵌入式软件成本。
这套方案基于Xilinx FPGA的FOVIO芯片,采用Occula®NPU加速,成本更低(相比同行方案),上市时间更快。同时,可以将智能摄像头集成到更多的舱内位置。
同时,整套嵌入式算法支持市面上主流的计算处理平台和集成模块,包括信息娱乐系统和ADAS域模块,同时可能预嵌入高通骁龙车载计算平台。
按照该公司与高通达成的合作协议,未来Occula®NPU ASIC也将授权给其他汽车系统芯片供应商,以尽可能低的处理成本实现基于摄像头的DMS和OMS检测和跟踪性能。
此前,法雷奥就推出了类似的座舱监控多种应用场景和技术,如基于视觉技术的后排监控方案和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活体检测方案。
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车辆卖点,也助于法规的进一步落地:采用儿童遗留监控以保护儿童不被遗留在车内,或出现窒息等情况。
另外,其座舱智能监控摄像头方案是融合了环视、驾驶员监控和行车记录仪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了用户的必要需求。
与此同时,Euro NCAP宣布,从2022年开始,它将开始对儿童车内遗留检测(child presence detection)打分,“这种功能可以检测出一个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并向车主或紧急服务部门发出警报,以避免中暑死亡。”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不少零部件供应商开始重点关注上述功能的研发,并且在原有车门及座椅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依靠视觉(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来检测后座上是否有人。
采埃孚此前宣布正在开发一款三维相机座舱监测系统,支持多种潜在的安全、舒适和广告应用。按照计划,这套系统将于2021年底投产。
整套系统基于传统的座椅传感器,并结合3D摄像头,增强获取乘客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实时位置和姿态。
实现座舱尤其是后座监控的另一种技术路线,就是采用更低成本的超声波传感器或者保护用户隐私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其将更多侧重于生命体征监控细分市场。
二、DMS只是切入点
欧洲NCAP新车评级和欧盟委员会(EC)规定从2022年开始将DMS纳入强制配置行列,同时考虑到包括美国及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及地区也正在推动相关进程,都将推动市场增长。
法雷奥中国CTO顾剑民博士认为,如果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 DMS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其必要性已普遍被整车厂所认可,但普通消费者仍有待接受进一步的市场教育。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乘用车前装疲劳预警市场报告》显示,国内自主和合资品牌搭载视觉(基于摄像头)方案的DMS功能新车上险量为22272辆(部分为后续OTA更新),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02.24%。
在今年上半年具体车型搭载量方面,长安UNI-T、长城WEY VV7、小鹏G3排名前三(蔚来ES8、ES6除签名版外,均提供选装包)。视觉方案标配主要应用于15-30万区间的车型,以新造车势力与传统厂商智能化新车型为主。
在视觉方案算法供应商方面,除SmartEye之外,其余均为本土国产供应商,未动科技、虹软、商汤、地平线(芯片+感知算法)等均有量产搭载。
报告保守预计,到2022年,国内自主和合资品牌将有超过200万辆前装新车(乘用车)DMS出货量,市场规模超过3亿元。
预计到2024年,前装新车(乘用车)DMS出货量及市场规模将超过商用车市场,从而大幅降低驾驶员因分心和困倦而造成的事故风险。
因此,DMS供应商必须制定一个短期战略,以满足预期上升的需求,并为不同价格区间的乘用车开发低成本、满足法规要求的定制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DMS带来的车身功能协同操控,将为汽车制造商和新车型带来额外的增值收入。
比如,通过人脸识别、追踪驾驶员的眼球目光,DMS系统自动设置外侧镜角度、座椅调节、娱乐信息偏好,如音量大小、喜爱的内容、播放列表甚至是定向营销。
同时,具有传感器融合开发能力的DMS供应商可以开发具有基于软件定义汽车、OTA可升级的功能设置,帮助汽车制造商打造新车功能的差异化(选装)。
此前,Seeing Machines公司就宣布将推出新的套件,支持DMS方案集成到信息娱乐或集中式ADAS系统,同时包括优化的系统参考设计摄像头、ADP接口板和软件算法。
这套名为e-DME的嵌入式监控引擎,集成了该公司的核心算法堆栈,支持现有市场主流汽车SoC平台的深度优化。
此外,未来座舱的多模态交互将成为新车量产功能的新亮点,包括语音、手势交互,依靠眼动进行车身功能控制等方案的融合也在推进。
对于一些需要监控人机交互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DMS与辅助驾驶系统将对驾驶行为进行综合判断,对系统鲁棒性、算法识别精确度提出更高要求。
不过,当DMS融入ADAS后,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驾驶员疲劳和分心监测的精细程度。而瓶颈在于,直到现在行业也暂未制定出通用的疲劳和分心测试标准。
顾剑民指出,除了通过摄像头进行人体面部特征的判断外,还可以通过融合更多物理信号,诸如车道偏离、方向盘转角等驾驶操作反馈或者更多生理指标等来综合判断疲劳和走神特征。
有业内人士表示,监控驾驶员的分心对于确保类似自动辅助驾驶这些新技术不被滥用至关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