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汽车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提出了具体任务和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技术融合将带来汽车生态链的全局变革,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应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软件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预测报告》,2019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为5110万辆,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45.4%。IDC预计,未来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为16.8%,增长空间巨大。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需求的爆发,也促进了相关软件、硬件、系统需求的增长。汽车智能网联操作系统,从狭义看,核心解决的是任务调度、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问题。而从广义讲,除了应用程序均属于操作系统的范畴。汽车智能网联操作系统的关键在于生态,生态要解决好两件事情,一个是面向开发者的开发工具,另一个就是终端用户体验。
智能操作系统是车载智能终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的商业价值层面来说,操作系统是任何智能设备的基础和灵魂。数年前,信息技术覆盖范围较宽,但重要的核心技术仍是以微处理器(CPU)为代表的芯片技术和以操作系统(OS)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技术。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作为集中反映操作系统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智能化的一个接口。眼下,汽车产业正在进入被“软件”定义的时代,而软件化即为数据化和信息化,需要传感器以及各种导航信息的支撑。
基于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智能座舱将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伴随多个ECU部件的融合,座舱系统打通了仪表以及信息娱乐系统,逐渐呈现出计算集中化和智能座舱域融合的趋势。以后,车内智能网联驾驶系统将在操作易用性、联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诸多完善。
当前,随着基础技术快速更新,汽车智能化技术体系发展得愈加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有了更为细致和具体的落地场景。客观来看,从L2到L5,每个自动驾驶层级都陆续开发出了具备市场应用前景的技术与产品体系,一方面让智能化落地速度超出预期,另一方面也让汽车智能化内涵愈发丰富。
在智能驾驶领域,AEB紧急刹车、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等丰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科技,无疑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尤其是当车辆配备ACC自适应续航功能后,能有效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将车辆行驶状态调整到较佳模式。
据某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在2027年将达到2127亿美元,2019-2027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3%。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头部车企已在积极扩充自己的软件团队。例如,大众。近年来,大众集团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2019年6月,其便宣布成立软件部门“Car.Software”,并表示该部门将在2025年内扩充至5000人。
5G的迅速发展,也为汽车实现智能网联提供了较佳的网络环境。5G网络在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时,类似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可将远程驾驶指令及时传递到行驶的汽车上。由于汽车自动驾驶应用高稳定、高安全及高体验的场景要求,5G网络低时延、高速率、广连接的特性,不仅能使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如“滔滔江水”,还可保证数据“滴水不漏”进行传递。
未来,智能网联驾驶操作系统将在汽车稳定性、安全性、智能性方面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各大厂家也将基于此展开技术上、硬件上、软件上的竞争。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