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成都面临的一次跨越的机会,今年11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将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一释放的信号,前所未有地凸显了成渝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赋予了成渝做强集合功能的时代机遇。
而明年,是一个崭新的五年起步,成都将目标定在了五个先行区:
基本建成——
✦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
✦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
✦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
热气腾腾,机遇在前。全会期间,来自成都各级部门、各个区(市)县的普遍共识是:在成都的新发展阶段,开放将成为最大的变量,创新将成为最大动能,消费将成为最大的潜力。
高水平开放为双循环聚势
开放将成为最大变量
融入新发展格局,成都还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吗?
答案是肯定的。
向东看,成都是内陆腹地;向西向南看,成都是开放前沿。作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门户枢纽,今年以来,成都充分发挥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的优势,一手加密国际班列,一手推动国际(地区)航线“客改货”,有力保障了供应链稳定,促进了国内外市场循环。
全会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成都面临的宏观环境和时代特征,认为成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迎来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其中“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实施,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这也意味着,成都将以开放作为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跃升的最大变量,实现后发超越。
如何用好这一变量?明年天府国际机场就要建成,成都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上海后第三座同时运营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但“一市两场”并不等同于高水平开放,关键在于成都是否能借机场投运的契机,招引一大批有全球运营能力的高能级企业,从而带动城市形成要素汇聚交流的平台。
“航空运输方式支撑产业结构,为相关航空产业提供非常大的想象空间,重点是怎么用好?”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杜进有说。
不妨从“双港”的另一港来看成都的思路。近年来,中欧班列(成都)在数量、线网和质量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目前成都正在依靠中欧班列(成都)统筹金青新大港区、“北改”区域的发展,以真正实现优势转化。
成渝联动实施枢纽协同,将为成渝共同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效率提供机遇。“我们和重庆共建共享共商,组建中欧班列,成渝通过统一班列运营品牌、统一价格联盟、共享海外场站来优化班列的高质量开行,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来服务西部的开放高地建设,服务产业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表示。
成都东部新区就已瞄准了做流量链接的角色。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表示,“将做强链接全球的门户枢纽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打造国内循环的产业腹地和国际循环的流量链接。”
下一步,成都东部新区将为“两港”赋能,彰显开放优势。一方面将依托天府国际机场,优化“两场一体”运营模式,加快布局对外开放口岸,深入推进生产性物流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将依托东部新区铁路枢纽站,以打造世界级TOD综合体为目标,先期落实10台20线规模,参照虹桥枢纽站预留16台30线扩建空间。
以开放激活永续空间和动力引擎,这是时代大势留给成都的一个“窗口期”。
内生性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创新将成为最强动能
2020年是成都的“创新提能年”,成都将2021年的关键词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在全会上,成都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以创新赋能需要成都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锻造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当前传统经济体和发展模式的潜力趋于消退,各国都在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寻求中长期增长潜力。好在,成都基础不错又面临着新的机遇。
成都是典型的创新型城市,全球创新指数排名47位,高于经济排位和综合竞争力排位。作为四川省委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始终扭住的四件大事之一,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旨在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形成生态融通、开放包容、活力迸发的创新策源牵引动力。
全会期间,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表示,“下一个五年,天府新区将重点发挥旗舰作用、举旗作用、策源作用、平台作用。”聚焦发挥成都科学城的“核心”引擎作用,天府新区将加快布局“大装置”、集聚 “国家队”、拓展“高校圈”、打造“人才港”、培育“独角兽”、建好“公园城”,以天府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为带动,大力集聚科技战略力量,努力成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
有“旗舰”引领,成都的产业集群也将迎来转型升级。成都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表示,“十四五”期间,成都工业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三项工作,指向三个关键词——构建“产业新体系”、建设“未来新工厂”、打造“世界办公室”。
对于未来,成都用创新构筑想象力。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提到,成都要前瞻布局量子互联网、太赫兹通信、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实现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本
消费将成为最大潜力
作为西部头部城市和四川主干城市,西部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四川富集的资源优势,一直是成都在新兴城市中崛起的最大依托和坚强后盾。此次全会上提出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引发热议,被认为是成都发挥生活城市禀赋特质、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与过往提出的民生工程相比,“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事关民生,却又不仅仅是民生。“既是普惠公共服务供给,也是为了应对未来产业结构体系和新吸引的高素质人口对新公共服务体系的需求,是一种引领式、导向式、激发式的创造。”会议提出,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来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地,作用不是“补短板”,而是“强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打破思维定式和发展惯性的突破。刚刚把生鲜迷你商超开到TOD的成都益民集团将要面临跳出“菜篮子”和“米袋子”的角色,而是成为美好生活场景的营造者。例如,“试水”海外消费品的国内替代,以及在TOD营造更多创新的消费场景,把匆匆经过乘车的消费者留在店里。成都益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光甫提出了一个目标,将对标上海光明集团。这一对标的企业不仅被称为上海的“护城河”,还联名打造出大白兔系列网红商品,是近来国潮的IP代表。从选择对标的企业可以看出,成都企业要瞄准的方向。
在既有的领域缩小差距,在未知的领域先行一步。成都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泉认为,成都在近两年里将“首店经济”打成了城市的一张相当亮眼的名片,未来可以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梳理、细化、培育新的消费业态,让成都宜居生活的城市气质涵养新的消费增长点。
先行,已经在成都有了探索。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公共服务也可以创新多元供给,形成一个个的“场景”。成都市民政局局长张孝军说,市民政局正加快推进公园式最美婚姻登记中心的建设。曾经,一条“爱情斑马线”就让合江亭成为全国知名的爱情打卡地,天府绿道上的婚姻登记中心将如何释放流量,值得期待。而以此场景为中心,背后牵动的是新消费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形态,是成都场景营城的实践,也透露了成都机遇无限。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