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一本书|数字交通蓝宝书

发布时间:2021-10-15 13:13

          数字交通与智慧交通的差异

          这两年来,数字交通很火,但很多业内人士也说不清楚,数字交通到底应该如何定义,和智慧交通有区别吗?

          对这个问题,在ITS114最近翻阅过的一本《大交通时代: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专著中,可能找到了一点点答案。

image.png 

首先,数字交通,也可以表达为交通数字化,这里面的数字化,包括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数字交通是水陆空铁所有领域的数字化,有这么一个公示:

综合交通数字化 =∑垂直行业数字化,垂直行业数字化 = ∑业务场景数字化;

image.png

交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首先,数字交通,也可以表达为交通数字化,这里面的数字化,包括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数字交通是水陆空铁所有领域的数字化,有这么一个公示:

          综合交通数字化 =∑垂直行业数字化,垂直行业数字化 = ∑业务场景数字化;

image.png

交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其次,数字交通与智慧交通最大的区别应该是这样的,数字交通最重要的目标是对交通业务流程、交通业务场景的梳理和改良,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价值和提升出行效率为主要目标,是从上而下,从里到外的全流程数字化,而智慧交通则是根据某一个特定的目标,比如执法、安全生产、运行监测、出行服务等,来推进某一个场景的信息化,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出行,是根据业务场景的需求来推进,基本不涉及管理和业务场景的重新梳理和改进,更不会涉及管理单位、企业原有的管理和服务架构调整。

          为什么智慧交通发展到现在,好像进入到一个“迷茫期”,原来占市场主体部分的、服务于执法和安全管理的硬件建设,已经从“山顶”往下走,新的需求,往往是综合的、跨部门跨企业跨技术领域,而且带有一些营运性质的,比如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公路/高速、多功能智慧杆件、智慧枢纽、智慧停车等等,很多还没有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未来如何发展,需要企业来解答,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大交通时代: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这本书,获得一些灵感。

          数字化工程,就是一把手工程

          《大交通时代: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最初的雏形,是华为全球交通行业解决方案部的全体合力写作的《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心得汇编》,内部称为“蓝宝书”,全书总计30余万字,最初仅是一个内部学习资料。

          想来,这原就是一份学习培训材料,里面有海陆空铁各个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陆续收集到了成功案例的相关资料,所以最后的成书,就像是一本诸多场景交通数字化的解决方案集+案例集。

          如果仅仅只有以上内容,ITS114今天也不会心血来潮来推荐这本书,事实上,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我们看待交通数字化或者说智慧交通未来发展的视角,即为什么要推进数字化,如何推进数字化,数字化到底能带给我们哪些价值。

          本书的第五部分,第二十章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第二十一章 数字化转型如何做、第二十二章 数字化转型保障机制、第二十三章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等四个章节,将华为几十年来在各行业推进数字化落地,可能还包括了最初自己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全部浓缩在其中了。

          本书有很多金句,比如“数字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交通是物理世界的通信,通信是数字世界的交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从流程驱动走向数据驱动”,“一把手是数字化转型的操盘手,数字化工程就是一把手工程”,“做数字化转型的交通企业,都需要进行变革设计和落地实施,变革的结果就会带来组织的挑战、岗位的调整和重新赋能”……

          可见,交通数字化最大的挑战,应该交通企业或者管理单位进行变革设计和落地,需要的最大支持,也就是从上而下的权力和流程支持。想到这里,也似乎解答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为什么TOCC(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建好后,往往成为一个“花瓶”,难以与业务场景相联系?有些TOCC甚至连数据接入都保证不了,更不用提用数据支撑垂直业务场景的流程优化、执法智能化。其实,去年我们在采访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家顾敬岩博士时,他就曾提到过,TOCC只有领导重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用书里的话说,TOCC就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因为涉及到交通运输系统内许多个垂直的业务场景和业务体系,没有自上而下的支持,没有长期的制度和考核,是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更不用说基于大数据的创新。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下一步,数字交通建设的主要承担单位,可能是航空企业、公路运营单位、轨道公司、港口、远洋运输、道路运输等大型企业,从内到外的塑造数字化金身,从而更好的面对疫情等带来的不确定,以及经济全球化受阻对运输带来的挑战。对华为、阿里等大型IT企业而言,过于分散的市场,并不适合他们的进入,只有发展相对成熟,可复制性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市场,才能吸引巨头进入。

image.png 

          一体化综合立体大交通

          此外,若是要对管理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良,所面临的挑战,要远大于在企业推进数字化,不仅是管理体制要更难以调整,也因为其调整变化的影响要比企业影响更为广泛。当然,并不是交通运输的管理业务场景就不能推进数字化了,但正如前文所说,一定要获得“一把手”支持,这个一把手,可以是厅、局领导,也可以是省、市领导。

          智慧交通的未来

          智慧交通行业原有“重硬轻软”应用模式,在数字交通时代,肯定不再适用,大规模建设外场感知设施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软硬兼施”才是下一阶段的特征。当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硬件建设都会是市场主体之一,毕竟业务场景的数字化,需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支持。这和“数字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应该就是一回事,未来的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应用,要让系统不是“短命鬼”,就不仅要考虑系统的顶层规划,考虑系统未来与其他技术的兼容性,也要考虑如何分步骤建设系统,以及系统建好后,后期的软硬件运维。

          前文所说,智慧交通市场发展进入到综合的、跨部门建设进程中,市场未来到底是以“建设单位”为主体,还是以“建设运营一体化”为主体,还是以“运营”为主体,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种趋势的发展,必将会催生一批企业,也必将让一批企业离开这个市场。

          最后,本书暂只印发了内部试读版,如果对该书感兴趣,可以直接联系华为索取,或者等待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公开发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