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李小鹏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1-11-19 11:37
          11月19日,《学习时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大有专论”专栏刊发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李小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沧桑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从交通弱国到交通大国的飞跃,正在昂首迈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为我们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实践的生动注脚,进一步印证了坚持党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党团结带领人民建成交通大国的壮阔历程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修筑权、港口经营权、江海运输权等重要经济命脉被外国列强操纵。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事业,领导交通运输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到“总体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转变,建成了交通大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为改变交通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局面创造了根本条件。1921年党诞生后,领导开展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痛打击。大革命时期,党领导铁路、海运、造船等产业工人积极投身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斗争,成为大革命的领导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将整修交通要道、建筑桥梁作为建设中央苏区“最迫切的一种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广大军民破坏日军控制的各种交通设施,依托复杂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痛击日寇;在陕甘宁根据地建设中,党领导实行以农业为主、运输业等行业全面发展的方针,有力促进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铁路、公路建设,开展兵站建设、军事运输、交通作战,发动和依靠人民保障前线军用物资,保障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重大战略决战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发展了新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交通大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不断倾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规模不断扩大。成渝、天兰、鹰夏、包兰等铁路陆续建成,川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全线通车,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航线,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通车,独立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到1978年,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5.2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9万公里,全国主要港口泊位数达到735个,民航国际航线达到12条,国内航线也增加到150条,全国交通运输大动脉逐步打通,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着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了交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支持创办蛇口工业区,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采取“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铁路“大包干”、民航“企业化”、邮电分营等措施,开放搞活交通运输市场。形成“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港口、内河航道和民航机场建设。2008年,国家组建交通运输部,要求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得到总体缓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居世界第一,初步形成干支衔接的水运网,民用机场体系基本成型,乡设所、村通邮总体实现,交通运输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交通运输服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擘画了蓝图。

          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已成为现实。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有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党坚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基本形成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通航、民航航线的里程分别达到14.6万公里、519.8万公里、12.8万公里、942.63万公里,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倍、64倍、1.7倍、857倍。其中,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3.8万公里、16.1万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上海虹桥、北京大兴等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投运,京津冀、长三角等交通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党领导交通运输坚持共同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道路运输为基础,高铁、民航快速发展的出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铁旅客发送量达23.6亿人次,民航航班正常率连续3年超过80%,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148万公里,公交专用道超过1.6万公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81对公益性“慢火车”常态化开行,村村直接通邮、乡镇快递网点基本覆盖,实现了“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庄严承诺。货物流通更加经济高效,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深入推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空铁联运、江海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

          交通运输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党领导交通运输坚持创新引领,实现了交通运输科技水平从跟踪追赶为主,进入到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行”的新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等一批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复兴号系列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大国重器亮相舞台,跨海桥隧、深水航道、自动化码头等成套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北斗系统、无人机、智能船舶、智能网联汽车、无人仓加快应用,共享单车、网约车、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坚决打好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节能降碳和污染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党领导交通运输坚持深化改革,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一部三局”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架构,省级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运行机制逐步健全。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铁路、邮政公司制改革总体完成,通用航空改革不断深化。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不断健全,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党领导交通运输坚持开放联动,服务“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交通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通达23个欧洲国家,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19个国家,水路国际运输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民航航线通达64个国家和地区。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入近120项交通运输领域多边条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合作建成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中俄黑河公路大桥等重大项目,参与建设和运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海外港口,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体现了中国担当。

          党在领导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动力和活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各方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党团结带领人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几点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我们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对于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牢记初心使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启迪。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党的十九大把建设交通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统筹交通运输工作。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全过程、各领域。要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谋划和推动交通运输工作,特别要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统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更好发挥先行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

          交通运输是民生大事,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通运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新的征程上,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便捷、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促进共同富裕。

          交通运输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交通运输是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依托,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征程上,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现代治理能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交通运输新担当新作为。

          交通运输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领域,必须坚持贯彻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重要理念。要围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投资贸易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交通天下,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不断塑造交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努力为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任重道远,必须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开放合作,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建设交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交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交通运输还存在质量不优、效率不高、韧性不强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由“大”变“强”仍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必须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开放合作,加快形成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