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盘和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基于数字经济的海量数据和实体经济的丰富应用场景,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
数字对实体经济具有全方位的价值,通过数字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平台赋能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犀牛智造为例,其在云端构造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前端连接用户和商家,后端连接供应商、物联网,打破传统制造业只能做低端代工的局限,“小单快反”解决了传统制造业的痛点,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通过个性化设计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数实融合进程中,数字要素是新型生产资料,数字平台则发挥资源连接器作用,可以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并催生新的生产模式,这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专精特新“小巨头”无锡普天铁心基于钉钉开展智能协同,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线上检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精度,工艺质量上升73%,订单交付率上升50%,设备维修成本下降80%。
除了制造业,我国的数实融合已经逐步渗透到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涉及研、产、供、销全链条,打造农产品地域品牌,推行直采分销新模式,建设产地仓贯通“最先一公里”等等,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普惠农民持续增收。
在更上游的农业研发环节,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融合成为新亮点,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算法和算力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达摩院合作,共同推动建立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与智能技术(AT)深度融合的“智慧育种”平台,支撑科学界加快培育作物新品种。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农业,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数据要素是驱动,数字平台是支撑,生态融合是核心,价值赋能是关键,必须坚持产业价值的需求导向和产业模式的生态共赢,深化数字技术在产业场景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各领域数实融合均面临数字化转型成本、数字化人才储备、数字化创新模式等方面的困难,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公共服务,搭建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平台,精准帮助行业企业解决转型升级难点,为企业数字化提供良好环境。
来源: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