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就要迎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了。设立“航天日”有三个重要意义,其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其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需要;其三,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需要。对于前两个意义,无需多说,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积淀深厚的航天精神足以支撑。但就第三个意义而言,我认为还颇有不足。
这样的想法,缘于近日与一位作者交流时论及航天科普的问题,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有效的科普对于技术本身也是有益的,至少在政府政策制定、后续人才储备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对此,NASA的科普模式以及更深层次的科普——技术开放产生的良好效果可以佐证。
NASA是怎么做的呢?仅举数例即可管窥。
2015年9月28日,全球无数人举着手机刷屏,怀揣着各种新奇想象,等待来自NASA的最新消息: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NASA只用简短的通知就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看似简单的做法,NASA却是下了大功夫的,此前几天,NASA便在官方网站发出预告,并广邀媒体和感兴趣的公众参与。这是NASA发布重大科学发现的常规做法,短短几天这一信息广为传播。在网民想象力和专业媒体传播力的聚焦放大下,最初那条简短的新闻预告,演变为一场自发的火星知识科学传播。
NASA向来重视向公众介绍他们的工作。他们为每一个探测项目建立科普网站、成立科普团队、邀请公众参与科普活动。这是因为NASA清楚纳税人是科研项目的“金主”,他们明白科研项目应该向谁负责,以及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
2015年9月24日,NASA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于28日上午11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项有关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全球太空迷关注,纷纷在网上留言,臆测到底发现了什么,难道是找到了火星人?有网友开玩笑道:“NASA,你这狡猾的家伙。你让我们以为你要揭秘外星人,结果(宣布的)只是一块石头之类消息”。——由此可见NASA已将“吊足胃口”的宣传招数用得炉火纯青。
这还只是NASA的浅层次科普,更深层次、更有效的科普还在于NASA无偿的技术开放。
200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40周年之际,NASA公布了登月舱制导系统运行软件的代码;
2012年,NASA创建code.nasa.org,汇编了一批软件代码信息,公开发布在包括NASA官网在内的多家开源网站上;
2014年,NASA公开1000多项软件代码,甚至包括火箭技术领域的重要软件;
2016年,NASA公开了56项专利技术,并建立了可搜索的数据库。NASA表示,这些被公开的专利将成为免费公共资源,可任意被用于各种商业目的。
2017年,NASA再次发布免费的开源软件,公开的内部工具清单中包含了它在各种宇宙项目中采用的软件程序、代码库、以及工具,并提供给所有人来下载和使用。除此以外还有火箭制造指南,模拟宇宙空间站的小游戏。
无偿的面向公众的技术开放,对NASA而言已成为常态。这样做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开放,以集思广益,共同加速颠覆性航天技术的创新,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航天的关注和兴趣,并在技术上为他们的航天活动提供支持。
反观中国的航天科普,尽管有不小的进步,但总体而言,在传播模式和策略上,并未摆脱节庆式、成就式、颂扬式的宣传套路,鲜见NASA那样高明的传播案例。就科普活动而言,不仅规模小,覆盖人群少,其中甚至不乏作秀性质的忽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至于作为一种更高形式和更深层次的科普——无偿的面向公众的技术开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科普在航天发展中的相关理念和重要作用。
我认为,首先,NASA的科普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技术扩散和技术开放的积极姿态和开阔心胸,中国航天业在这方面的理念上是滞后的,实践上是欠缺的。
其次,科普不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基础环节,对社会不具创新性和操作性的科普很大程度上是无意义的作秀。不认识到这一点,科普只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第三,NASA的科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解释商业航天何以能在美国飞速发展,这也表明,商业航天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人才、资本等显性要素,在更高层面上的决定因素乃在于技术和资源拥有者的心胸与气度,如果达不到一定境界,作为高科技综合体的商业航天,在发展理念上将无处落脚,实践运作中也会因为技术壁垒的顽固存在耗费大量资源,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或许正在面临这样的窘境。
4.24“航天日”就要到了,可以想见,航天科普的热潮即将掀起。希望不会只是一场“一阵风式”的运动式科普。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