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对外公布,经过27年的建设,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据介绍,目前中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在产品制造方面,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各项关键性能验证,已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在行业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套。
此外,在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获得全面突破。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的已达3.24亿部,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94.5%。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