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随着最后一组智能摄像头在"川三江渡0126"驾驶室调试成功,由宜宾海事局与宜宾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打造的四川省首个渡船主动预警智能监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智慧之眼护航长江渡运
该系统依托AI视觉识别、智能语音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渡运全程的"无死角"智能监控。在长江海事局督导组的指导下,经过四天的联合攻坚,长江干线宜宾段3艘渡船已全部完成系统部署,又一次展现了“宜宾速度”。
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升级
渡运安全一直是水上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水上交通事故中的“人为因素”核心风险点,该系统构建了"识别-预警-记录"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违规操作等危险行为;运用语音警示系统进行即时干预;自动抓拍存档功能则为后续处置提供完整证据链。
宜宾海事局翠屏海事处负责人陈杰表示:“这套系统将安全管理端口前移,使监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真正实现了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防’的质变。”
四日攻坚书写安防新篇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宜宾海事局提前谋划、多方联动,组织召开了渡船安全监管联席会,凝聚了共识、智慧、力量,克服了多重困难:
Part.1
时间紧、任务重
在72小时内完成了3艘渡船的个性化方案设计,96小时实现了设备安装调试全流程。
Part.2
标准高、挑战大
结合船舶结构、航线特点及监管需求,反复论证摄像头安装位置与角度,确保覆盖盲区达到最佳效果。
Part.3
跨部门、难度大
通过建立"1+4"项目专班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宜宾通信处、渡船经营人及渡口管理人等四大主体,应用"采购-安装-调试-培训"四同步工作法,有效解决设备兼容、通信保障、人员操作等关键问题。最终通过优化流程、分批推进,实现了三艘渡船同步投用。
该系统的成功投用,不仅为每年超30万人次的渡运旅客筑牢安全防线,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智慧渡运"建设标准。
来源:宜宾海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