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都站上中国城市“金字塔”塔尖,被国家赋予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未来,成都将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此次党代会,便可瞥见一二。
今后五年,成都全市的工作总体目标即: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具体来看,它包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至于建设路径,成都将增强“五个中心一个枢纽”功能。不仅要增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和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外,还要增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未来五年,成都将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构建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成都将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大都市区、区域中心和功能区、产业园区和特色镇四个城市层级,形成分工合理、层次清晰、有机衔接的大都市城市体系。
同时,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东进”指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即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南拓”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控”指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保持生态宜居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此外,“北改”意味着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中优”就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建筑尺度、人口密度。
未来,成都将不只有一个中心,或成为一座多中心支撑的城市。
成都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实施“双核联动”,推进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有机更新。
同时,推动天府新区产城融合,强化“多中心支撑”,构建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环境特征相匹配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人口、城市、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多中心发展,离不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都将推进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建成奥体中心、城市音乐厅及音乐坊等一批国际一流的文体功能设施,构建全市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规划建设一批人物雕塑、园艺小品等景观休闲设施,记录成都符号,传承成都记忆。
同样,成都的多中心发展,也离不开轨道交通的建设。成都将强化城市间快速交通联系,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
绿色,一直是成都坚持的生态底色。为了让这抹绿意更加盎然,未来成都要拥抱绿色GDP,打造西部硅谷,让创新创造成为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具体来看,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转变,提升成都在全国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建设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把成都科学城打造为“西部创新第一城”。
此外,成都还将改进招商思路和方式,瞄准世界500强、美欧日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服务业500强和新经济500强等领军企业,开展高端招商。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变革中,成都还将注重人才。成都即将制定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规划建设一批国际高端社区,吸引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同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柔性灵活的办法,建设最受大学生和求职者喜爱的城市。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在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向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让“蓉飘”成为时代风尚。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未来成都将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成都将按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科学定位20个工业园区、10个工业集中区的产业方向,制定园区产业发展目录和规划建设导则,推动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引导优质资源配置向特色园区倾斜。培育一批本土企业进入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
同时,成都还将顺应产业跨界融合趋势,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结算、物流等2.5产业。
将来,成都还将被打造成为“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优先发展现代新兴文化业态,推进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音乐、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城市的核心是人,成都如何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在公共服务能力上,完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在产业和人口密集区域,增加公立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健康城市,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构建起多层次、普惠制的养老服务体系。
此外,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也是改善城市民生的“题中之意”。
未来,成都将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除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外,还将铁腕治霾,完善成都平原环境建设协作机制,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让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同时,实施全域增绿,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宣告了
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的时代使命
开启了成都发展的又一个“黄金5年”
这样充满期待的成都
看完你还舍得离开它吗?
接下来,仔细研读一下
来自人民网有关书记《报告》的图解吧!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