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向为青少年开启北斗梦想的“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致敬。
多少懵懂少年,因大赛与北斗结缘;多少英姿青年,因大赛立志投身科学。
“北斗杯”大赛已成功举办7届,第8届大赛结果也将在近期揭晓。大赛正在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发出召唤,让更多的青少年体会北斗与科学的魅力。
“北斗杯”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在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的指导下,由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共同承办。大赛旨在大力宣传北斗系统的科普知识,开拓培养与交流的渠道,搭建全国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打造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知名品牌,为北斗系统工程建设与应用创新增添活力。
大赛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科普活动重要内容之一,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西安、长沙举办了七届,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卫星导航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
第一届:高端启动
2010年5月,第一届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孙家栋院士作颁奖典礼寄语,勉励青少年学生把兴趣作为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把想象作为科技创新的翅膀,把勤奋作为持续探索的动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国卫星导航事业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在颁奖典礼上,孙家栋院士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并为大赛题词“北斗之星,未来之星”。
大赛征集的参赛作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在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诸多方面各显所长,各具特色。大赛获奖的优秀作品更是精品纷呈,亮点频现,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少年在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中的卓越智慧和无限创造力。
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并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科技教师等组成,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在北京颁奖活动期间,大赛秘书处组织了隆重的颁奖典礼、精彩的科普报告、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第二届:稳步发展
第二届大赛共有362件作品参赛。同比第一届大赛增加100件作品。大学组和中学组分设评审委员会分区开展作品评审工作。本次共选出118个优秀作品,其中大学组推荐58个,中学组推荐60个。
2011年5月17日在上海世博会会议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一等获奖者8名,他们是:北京大学蔡亚萍,大连理工大学任振儒,中国地质大学刘司其,北京理工大学吴家祥,大连市第八中学张家新,北方交大附属中学黄可聪,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云选,浙江省镇海中学黄因涛。
第三届:高速拓展
第三届大赛共收到作品815余件,达到大赛举办以来的新高,经过连续不断的推广和宣传,增强了全国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热情。
经过严格的评比筛选,最终评选出303件作品入围了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其中大学组152件、中学组151件。经过全国总决赛的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件,大学组4件、中学组3件。二等奖16件,大学组、中学组各8件。三等奖32件,大学组、中学组各16件。优秀奖180件。为鼓励学生的参赛热情还增设竞赛奖。同时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10个,优秀科技教师20名。
第三届大赛,进一步普及了北斗知识,强化和培养青少年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优秀科技创新型后备人才,大赛特举办“北斗科普大讲堂”,开展青少年科普讲座系列活动。2012年3月29日下午,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为北航附中的学生作了题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应用”的首期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第四届:调整建设
在前三届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第四届大赛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建设,初步建立了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六大分赛区秘书处,以大学为主体,构建分赛区秘书处,并着手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优化管理流程,为大赛的进一步发展做了结构性调整,优化了大赛实施方案。
2013年4月10日,第四届大赛共征集810件作品(其中大学组286件,中学组524件)。与往届比较,参赛主题更加契合卫星导航应用;大、中学生对北斗系统的关注显著提高;提交作品数量较去年持平;参赛学校比去年增加25.4%;大、中学院校科技主管部门及师生对大赛重视度显著提高。
大赛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大赛大学组、中学组共69个奖项。分别为中学组特等奖获得者1名,大学组、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8名、优秀组织奖单位5家、优秀科技教师奖5名。
第五届:突破创新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第五届大赛的持续推动下,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校、中学参与到北斗科技创新与北斗科普活动中,参赛单位区域覆盖越来越广,逐渐延伸到了县一级的中学生人群。第五届大赛在作品数量、参与人数、作品质量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五届大赛的作品数量达到1395份,相比上一届增长了74%,参赛人数突破6000人,影响了400多所大、中学校。
此次大赛举行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在民用化启示》等4场科普讲座,并在2014年5月,邀请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在南京市启动“北斗科普周”大学、中学科普宣讲系列活动。此次大赛还启动了启动“北斗之光”百千万兆科普行动计划(即建立一百所北斗科普基地、建设一千个北斗科技成果展示体验中心、培训一万名科技教师、组织一百万人次青少年科技活动)。
第六届:有效开展
第六届大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普活动在大赛期间举办了9场科普讲座,在年会期间西安科普周又与科协共同举办近十余场科普讲座;人才培养方面,在参赛选手中,尤其是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络机制,进行了定向跟踪指导,带动学生作品产业化发展。
本届大赛共征集作品1460份(其中中学557份,大学903份)。与往届比较,本次大赛参赛作品主题更加契合卫星导航应用、融合、共享,广大参赛选手在应用创新上狠下工夫;创作方案与实物作品比重突显。大、中学院校科技主管部门及师生对大赛重视度显著提高。
为充分展示第六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果,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期间,大赛组委会在A展馆搭架了专门的展区,展出了大赛实物作品10余件及一等奖作品图文简介19份、优秀作品集、大赛进程展示、科普讲座展示等44张展图,并进行了视频展示、优秀论文集展出、工作人员讲解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
第七届:突破发展
第七届大赛取得重大突破:共征集了2663份作品,作品数量为第六届作品数量的1.82倍,海外赛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国各地开展了60余场北斗科普活动,是第六届科普活动的5倍;启动了“北斗领航梦想”活动,为全国2000所中学配发北斗接收机设备,为今后的“北斗杯”大赛及北斗科普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斗杯”大赛秘书处联合地方科协、科技馆等联合开展了北斗科技教师培训活动。“北斗杯”大赛秘书处经过审核、考察、认定等,认定中国民航大学电信学院等14家院校为北斗科普基地院校。2016年5月18-20日,第七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览融入“北斗创客咖啡馆”的元素,创新创意与自由分享的精神相结合。
2016年5月19日,北斗领航梦想活动为全国2000所中学赠送北斗接收机设备,起名“北斗筑梦站”。构建2000个北斗筑梦站,实施北斗科普基础工程。基于所配发设备,通过线上线下技术支持,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北斗科技实践活动:北斗科普进校园北斗科普活动、“我是北斗观察哨”科技实践活动、“我是豆粉”北斗征文活动、“北斗筑梦师”科技活动征集。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