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大战略,北斗腾飞好机缘,升级跨越担大任,强大产业谱新篇。”北斗产业要快速做大做强,迫切需要宏大的舞台,北斗导航要时空升级跨越,迫切需要世纪机遇。军民融合在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先行先试载体和行动抓手,以及牵一发能动全身的具有引领典型示范作用的题材。军民融合与北斗导航两大战略的对接,成为百年难遇的因缘际会。可谓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最佳拍档。
最近数年,正是北斗导航发展的大好时光,其全球化和与其它GNSS实现兼容互操作的进程,表明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系统真正迈开大步,与其它三大全球导航系统肩并肩地走向全世界。这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一次重大洗礼,参与技术国际化、产品融合化、产业大众化、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全面竞争。最重要的还是产业与市场的竞争。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底欧洲伽利略系统宣布投入初始服务,从此四大全球系统均投入服务,卫星导航已经从系统建设阶段,全面进入产业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大差别是,前者主要注重技术,或者说是简单地停留在定位导航应用,而不是从更高的层次去利用卫星导航所提供的时空信息的应用及其服务,后者是注重产业,注重卫星导航这一高新技术的高端引领性,也就成为乘军民融合东风,打造北斗导航升级跨越版,要重点推动的事情,这就是以北斗为基础、时空为核心,打造军民融合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它所推进的是信息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为以时空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和智能信息服务产业整体升级跨越。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代大事。
必须指出,今后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全球时空服务领域中会出现三大“标配化”发展进程:一是多星座应用标配化,其含义是差不多所有的GNSS接收机,均将四大全球系统星座信号接收作为标准配置,而且GNSS的兼容互操作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北斗必须抓住这一时机,不然就可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二是高精度应用标配化,2000年就有人提出“21世纪是分米级导航的时代”,通过天基、地基、多星座、多频率等多模增强方式与定位技术和算法的不断改进提高,高精度大众化应用已经不是梦,正在逐步变成为现实,而且会在近三年内实现重大转变,同时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会明显上升;三是多传感器融合标配化,多传感器组合应用,室内外无缝导航,是市场牵引和技术驱动双重作用的结果,而且用户技术进步之快,创新产品类型之多,产业发展势头之迅猛,令人刮目相看。这三个标配化进程会将定位、导航和授时,或者我们所说的新时空概念,实实在在地推进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特别是推进智能信息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新兴科技革命先声夺人的领头羊。
在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要想实现智能,只有依托时空。时空是信息时代的内容主体,也是智能社会的智能手段,凡事与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空间搭配好了,就能够办好,就能够有好结果。新时空服务,完全可以与美国的PNT(定位导航授时)相提并论,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PNT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技术的思想,而新时空服务不仅囊括了技术思想,而且已经延伸到产业,还是信息时代的服务这一重头戏产业。目前,我国在信息化时代,业已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阶段,正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秉承时代的泛在、智能、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坚持“北斗创新驱动发展、时空融合升级跨越、智能服务分享军民”的军民融合指导方针,推进“时间空间、天基地基、室内室外、通信导航、军用民用、国计民生”六位一体的融合,打造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真正创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服务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