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袁树友 | 弘扬北斗文化,推动北斗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1 16:55

编者按:


在9月15日由北斗科技文化网等单位主办的“弘扬北斗文化、推动北斗应用”论坛上,原总参测绘局局长、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和应用系统原总指挥袁树友将军作了主旨报告。


他系统阐述了文化承载时代文明、文脉牵系中国梦想,北斗文化博大精深、北斗精神引领前行,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运用文化力量推进北斗应用与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这份发言稿的全文,一起来看看袁将军是如何讲述北斗文化的吧。

弘扬北斗文化,推动北斗应用


袁 树 友

2017年9月15日·珠海


尊敬的各位嘉宾、领导、朋友们:


上午好!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蔚蓝珠海,嘉宾云集。为纪念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开通运行5周年,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天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界著名院士、专家,知名书画家、有关单位领导、北斗应用领域代表欢聚一堂,回顾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历程,共话北斗在科技强军、兴国利民应用中的辉煌业绩,传播北斗及北斗文化的有关知识信息,讲述为国奉献、研发北斗的感人故事。各位书画家还将润笔挥毫,尽情表达对北斗科学家的敬意,激情抒写中国梦的豪迈情怀。作为一名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亲历者,我应“北斗科技文化网”之邀,以《弘扬北斗文化,推动北斗应用》为题,谈三点个人感受:


一、文化承载时代文明,文脉牵系中国梦想


大家都知道,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的前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呵护滋养。放眼全球,几千年来世界各国文明兴衰更替、甚至中断、湮灭,而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挫折却不断浴火重生,绵延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干部、战士学习文化、掌握知识、武装头脑,这句话生动精辟地阐明了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深刻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的竞争领域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强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精神理念和物质产品的竞争成为新的发展重点。特别在国际范围内,把本国文化与价值观物化在实际产品中输出到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中华民族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就要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加快发展速度齐头并进;就要坚持将抽象的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以文化产业引领经济转型,推动全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北斗文化博大精深,北斗精神引领前行


北斗是全球认知的天文星相,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星空的探索。在观察星相运行规律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北斗具备指示方向、测算时间的特定功能。他们用北斗星,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他们沿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西行丝绸之路、南下远渡重洋,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欧亚大陆。经过历史演变,北斗在世界各地被赋予了各种丰富的人文内涵,北斗文化逐渐形成,并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开始扩散,输出影响,这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都有大量文物、民俗可以佐证。


回顾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在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路上,那一声声“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心里明”的深情呼唤,把传统的北斗文化升华到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道路更清、方向更明的境界,从精神层面对北斗文化的又一次飞跃,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英勇向前。


二十世纪后期,我国启动了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并为系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北斗”,寓意着像北斗星一样指引方向。之后的二十多年来,经过一代代“北斗人”的共同努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打破了西方垄断,稳固了战略国防,北斗应用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融入到了我国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斗已经同高铁、核电并列成为了国家新的文化符号和金色名片,引领全新的发展方向。由此,可以说北斗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自信的具体体现。


伟大的事业必定产生优秀的文化,优秀的文化是一个行业的发展动力和精神支柱。随着古老的北斗传统文化与新兴北斗科技的完美融合,注入了科技生命力的全新北斗文化再次回归国人视野,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北斗文化就其内涵来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以航天精神与测绘兵精神融合升华的“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为核心,在推进北斗事业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并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完善,必将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共享共融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做出贡献。


可以说,新时期的北斗文化是长久以来根植于人们心中,与人类生活相期待的恒定依托,更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高度融合在北斗事业中,既是北斗事业的组成部分,又对北斗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规范力和支撑力,是发展北斗事业的强力助推和精神支撑。它的重生,必将会引起“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各国文化的共鸣和价值认同。北斗文化先行也必将为北斗科技在沿线国家展开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等层面的合作落地生根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三、深化科技文化融合,创新北斗应用发展


当前,我国迎来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的新局面。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环比增长7.5%。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成风向标,新兴业态不断拓展;二是文化金融与国家战略、文化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三是文化企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五是知识产权(IP)开发热潮持续。


然而,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北斗行业对北斗文化的研究还很缺乏,无法形成对北斗历史价值的正确认识;专注北斗文化的企业还屈指可数;带有北斗印记,承载北斗文化的文创产品,还不够丰富;北斗应用在国内还没有深入人心,在海外推广中,也经常面临着落地难的困境;对北斗精神、北斗院士专家和优秀从业者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等诸多实际问题,导致了北斗文化的时代价值难以充分发挥,也阻碍了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认为,北斗要做到世界闻名、家喻户晓,北斗及北斗文化要真正“走出去、走进去”,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深入研究北斗文化,广泛宣传北斗知识。要汇集社会各界精英,深入研究北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可采取灵活的体制机制成立“北斗文化研究院”,打造稳定的人才队伍,梳理北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挖掘北斗文化的核心意义和精神实质,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加大北斗科普力度,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在社会各个层面大力宣传北斗文化和北斗事业的辉煌成就,宣传为北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院士和优秀从业人员,让广大民众和世界其他民族从一首歌、一本书、一台晚会、一场展览开始,共览中国北斗的发展胜景,让北斗文化人人皆知、耳熟能详;通过文化的力量影响更多人,让他们了解北斗、支持北斗、应用北斗。


二是开发北斗文化产品,打造北斗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先行,再以产品带动文化交流,继而用文化提升产品价值,达成良性循环。要从人民大众最朴实的生活方式、审美和价值观中找寻共鸣点,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体系化的北斗文娱产品。要用工匠精神创作一批具有北斗独特印记的书画、丝绸、瓷器、茶道等文创产品,让这些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意象再次焕发新的生命。要扶持拍摄一批凸显北斗文化价值的纪录片、动画电影、商业电影,用大众主流的精彩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海内外观众,进一步扩大北斗文化影响力。


三是发挥科技文化效能,促进北斗应用发展。要把北斗文化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科技融合起来,借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推动北斗应用转型升级,发展“北斗+”、创新融合、协同发展,让北斗应用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断深入,加速北斗全面走向大众应用,精准服务百姓生活。


各位专家、领导、朋友们!北斗文化,是华夏民族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在中华历史上,北斗文化所特有的社会凝聚力和信仰感召力,是任何其他文化所难以取代的。北斗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磨灭的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独特的“软实力”,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北斗文化、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推动北斗应用,在北斗精神的感召下,坚定不移把我们的北斗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让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永远傲立于璀璨星空!


最后,我想用四句话寄语北斗科技文化网:连接北斗万家友朋,凝聚北斗智慧群英,传播北斗科技文化,推动北斗创新应用。以此感谢你们的邀请,以及你们为弘扬北斗文化所做的首次尝试和努力,也衷心希望北斗科技文化网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