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IT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加之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大数据应用的愈发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者深刻思考、挖掘、发挥大数据的创新价值,随之而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智能化正悄然发生。
大数据时代和轨道交通时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17年9月14日、15日,在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大数据驱动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长沙、武汉、郑州等地的领导、专家,就如何利用大数据建设创新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共同刮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驱动大数据,轨道交通正当时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有10个城市新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47公里,有16个城市新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81公里。全国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城市增加至31个,到6月底累计运营里程44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快速增长,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复杂多样的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经成为业内积极研究和分析的新领域。
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是大数据的四大特征。显而易见,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说,其所积累、产生的数据基础具有鲜明的大数据特征。而通过挖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既有助于发现规律、分析形势,又可以帮助从业者、管理者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效率,促进发展。
为顺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诉求,理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大数据应用关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了此次研讨会,为城市轨道交通业主单位搭建起沟通和互动的平台,共议大数据驱动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