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2017)》显示,车联网产业创新日趋活跃,处于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外纷纷布局争夺产业发展制高点。
白皮书认为我国在车联网服务、联网通信方面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国际保持同步,部分创新业务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汽车电子和高端元器件方面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目前提升汽车和交通联网率成为产业共识,我国企业参与推动的LTE-V2X技术已经成为国际V2X无线通信两大主流技术之一,5G技术也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同时,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汽车电子也是产业发展重点,不过我国总体处于竞争劣势,特别是高精尖汽车电子产品与国外差距尤为明显。总体看,ICT产业与汽车、交通产业走向深度融合,车联网产业潜力巨大,将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V2X 市场竞争加剧
汽车联网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目前主要通过蜂窝通信技术实现,4G蜂窝联网方式进入快速增长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8月,中国联通车联网用户数突破2000万,中国电信车联网用户数1106万,中国移动车联网用户数2700万。此外,截至2017年8月,我国共有683款车载联网终端获工信部入网证,其中以 2G、3G车载联网终端为主,4G车载联网终端自 2016年起开始迅速增长,一年多时间迅速从零增加到101款,4G车载联网终端将在今后3至4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同时,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汽车联网战略,例如上海通用汽车发布了“创领 2020”战略,计划2020年实现旗下产品100%互联;自2015年6月起,宝马所有在华销售的车型都实现了100%联网。汽车联网已经成为全球发展共识,根据IHS预测,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将达3.5亿辆,市场占比达到 24%,具有联网功能的新车销量将达到9800万辆,市场占比达94%。随着汽车联网技术的多样化和联网率的不断提升,车联网服务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白皮书认为,直连模式V2X无线通信产品市场竞争和商业化推动进入关键期,这将成为汽车联网市场的新爆发点,我国业界各方正在积极参与竞争。
作为新型汽车联网技术,全球范围直连模式的V2X无线通信技术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商用部署,目前两个主流技术体系都在积极推动技术研发、测试和示范。一方面,IEEE 802.11p 技术标准得到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支持,恩智浦等已经推出了IEEE 802.11p通信芯片;美国交通部主导的safety Pilot项目中测试了包括Savari、Denso、Cohda和Arada在内的多家厂商硬件产品;同时,部分车企和配套厂商如丰田、本田、通用、电装等也在积极推进基于IEEE 802.11p 的产品研发和试验验证,通用 2017款凯迪拉克CTS前装了 IEEE 802.11p通信模块。另一方面,3GPP提出的LTE-V2X技术标准在快速走向产业化,我国企业在3GPP中主导了部分LTE-V2X标准的制定及后续演进技术的研究。为了加快以蜂窝通信为基础的V2X技术产业化,全球通信产业和部分汽车企业联合成立了 5GAA(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加强汽车与通信产业合作。我国也在 IMT-2020(5G)推进组下成立了蜂窝车联网(C-V2X)工作组,积极开展产业化推动工作。
同时,我国已于2015 年启动了基于LTE-V2X技术的车联网频谱研究,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划分5905-5925MHz 用于LTE-V2X技术试验,并通过北京-保定、重庆、浙江、吉林、湖北、上海、无锡等车联网示范区开展测试和实验验证,试验第一阶段计划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状况,LTE-V2X有望于2018年实现规模试点或试商用。
服务能力分阶段开启
白皮书认为,车联网服务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构建全新业态还需一定时间,服务能力将分阶段逐步开启。
结合技术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基础性联网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形态,Telematics业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主要实现定位导航、车载娱乐、远程管理和紧急救援等基本功能。这个阶段主要通过2G、3G、4G技术实现汽车联网,打通汽车内外信息流,培育用户习惯、积累用户规模。
第二阶段,以实现安全预警、高带宽业务和部分自动驾驶服务为目标。该阶段LTE-V2X或802.11p、5G等通信技术和智能化的汽车电子系统广泛应用,安全预警和汽车环境感知能力大幅增强。同时,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提升,汽车逐步从代步工具向信息平台、娱乐平台转化,业务形态更加丰富,形成一定规模的共享类、安全类、高带宽需求业务及部分自动驾驶业务,车辆联网普及率和业务创新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和全部联网为目标。高级/完全自动驾驶将解放驾驶者双手和大脑,将驾驶者注意力释放,车联网业务形态将进入快速迭代和极大丰富阶段,汽车空间真正开放给业务开发者,形成汽车和交通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新生态。
当前,我国车联网业务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行业服务两大类,初步形成一定产业基础。公共服务方面,Telematics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服务形态,截至2017年8月,我国获得车联网相关服务业务许可证企业约500家,大部分企业申请信息服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许可为主,经营地图导航、定位、物流调度、汽车租赁和汽车综合服务等。行业服务方面,我国货运车辆和“两客一危”监管服务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17年8月,“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接入各省级平台总数达到31个,重载普货车辆上线总数460万,基本覆盖国内重载普货车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已接入“两客一危”车辆超过70万,基本覆盖国内“两客一危”车辆。因为用户局限在货运和“两客一危”范畴,用户规模总量不大,下一步如何丰富业务、保持用户持续活跃度面临一定挑战。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车联网服务模式仍较封闭,跨品牌的开放性服务较少,用户分散在不同品牌、不同服务商体系中,用户分布碎片化严重,用户规模受品牌限制,天花板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