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段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出的要求,值得每个汽车人仔细研究和深刻思考。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并不是陌生的词汇,汽车恰恰是这些新技术最佳的应用载体。反之,汽车产业也因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发生一场无比剧烈甚至颠覆性的产业革命,这其中,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不可想象。
■人工智能渐“标配” 车企亲力亲为
近两年,人工智能突然火了起来,一大原因是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由此,引发了整个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惊呼“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人工智能并非是新生概念。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高文的总结,人工智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自2006年兴起第三次浪潮,其特点是连接主义盛行,深度学习取得突破。但人工智能时代真的到来了吗?高文认为,如果仅仅期望计算机能够比以往做得更多更好,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但如果认为从此开始,人类就是计算机的败将了,那么人工智能还没有到来。
虽然人工智能还远未成熟,但其已经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以及汽车企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渐成汽车企业研发的必选项。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
汽车企业和试图进入汽车产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更是早早行动起来,生怕在这场产业变革中被淘汰出局。据《中国汽车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跨国车企,包括丰田、本田、大众、宝马、奔驰、通用等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他们或成立研发中心,或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或与互联网巨头强强联合。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同样不甘落后,除了跨界合作之外,不少车企如一汽、长安、北汽等纷纷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部门。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如何参与到汽车研发环节?在刚刚闭幕的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的一个分论坛上,在宝马集团中国技术中心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工作的雷文辉介绍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负责的工作之一就是语音合成,这关系到人机交互中的语音识别问题,通过对多种语音的采集、评价、删选, 最终合成出适合人类和车机系统进行交流的声音。”在以往,专门设立研发部门对语音识别进行研究,对汽车企业而言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一般由供应商完成,而现在已经需要车企亲力亲为了。
■核心零部件是基础 中国企业有差距
当前,汽车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而人工智能技术对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可谓不可或缺。“自动驾驶涉及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规划、智能控制等多门学科,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是限制无人驾驶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虽然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产业化应用未真正启动,有赖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曾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对广州的道路很熟,突然要到北京来,这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让这辆车迅速掌握北京的交通信息和驾驶经验。要知道一名驾驶员在一座大城市成为‘活地图’,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力量,它的进化速度比人学习的速度快得多。”
可见,人工智能将改变汽车的构造。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邓志东介绍,深度学习算法、高精度地图、低成本激光雷达、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等软件和硬件都将在未来汽车上进行应用。
在软件和通信方面,以百度、华为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在积极进行相关方面的研发。据悉,百度深耕多年的AI技术不仅涉及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及大数据用户画像等基础领域,还包括智能驾驶、人机对话式操作系统、智能云计算等新兴应用技术。其发起的阿波罗计划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自动驾驶系统。
在人工智能的硬件方面,中国零部件企业则处于比较明显的落后地位。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所必需的AI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都不是中国企业的优势。硅谷创业公司PerceptIn联合创始人刘少山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精密仪器不是我国工业制造的强项,传感器和国外差距比较大。”
■合作成共识 整车企业不再是中心
以往,整车企业是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在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以整车企业为核心;在下游,汽车销售环节也受整车企业把控。如今,这一情况已经逐渐发生变化,整车企业或不再是惟一的中心。
据百度相关负责人介绍,由百度发起的阿波罗计划,目前已经与全球60多家车企、超过200款车型进行合作,包括奇瑞、北京汽车、一汽解放、福特、戴姆勒、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此外还有世界一流的晶片公司、传感器公司、地图公司、云服务公司、创业公司、研究机构,以及中国众多的城市合作伙伴。“在过去,类似这种产业间的合作,往往是整车企业发起,零部件企业或者经销商来参与,而现在由互联网公司来发起,整车企业也不排斥并参与其中,反映了一种新趋势。”一位关注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如此评价这种变化。
产业在变化,整车企业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技术的重心从内燃机过渡到电子控制、车联网和大数据。汽车厂商从传统的制造商向综合性的方案、数据和服务提供商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加贴近汽车行业,汽车逐渐成为一个服务驾乘者的载体,软件以及服务型的技术和应用比重加大,未来的车企和运营商价值更多在于提供出行服务。”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霖认为,人工智能延伸了汽车产业价值链。
甚至面对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变,原本处于竞争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整车企业也开始联起手来应对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冲击。
以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奥迪、宝马、戴姆勒为例。三家车企先是在2015年以约25.5亿欧元的价格完成对诺基亚旗下HERE地图的收购,布局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高精度地图。接着在2016年宣布与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英特尔、高通联合成立5G汽车联盟,共同研发有助于解决道路安全、娱乐和自动驾驶等问题的下一代移动网络应用技术。中国移动研究院原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景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企业主动打破了传统的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将原本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通信技术设备服务商和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提升到了合作伙伴的位置。”
■催生一大批创新企业 有望换道快跑
《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企业。在无人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优势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领军企业和品牌。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事实上,一批从事“人工智能+汽车”创新事业的创业公司已经兴起。他们以人工智能为基础,从事平台、语音识别、算法、AI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各类有助于最终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的研发工作。
以北京驭势科技为例,其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驾驶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兼CEO吴甘沙此前供职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曾凭借在并行编程环境Ct/Array Building Blocks等技术领域内的突出贡献当选英特尔首席工程师。但看到人工智能在汽车产业中的机会,毅然辞职创业。
吴甘沙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自动驾驶,我国有后发优势,谷歌等最开始研发时,技术偏向机器人,而现在偏向人工智能。对于后来的创业公司,没有任何包袱,直接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无人驾驶领域。此外,中国有自身独特的生态,比如交通复杂程度,远非欧美国家可比,恰恰是无人驾驶用武之地;再比如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巨大的出行需求。如果利用好这些优势,实现赶超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李斌认为:“以后的车载软件和人工智能,还有实时云计算和大数据组成生态系统,是不断迭代的生命体,这个和以前的软件完全不一致,要先建立从数据到人工智能的学习,然后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更多的车辆进行数据采集。谁先建立起这样的循环,谁就能够有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最领先的优势。”
创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和推动,而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有关的产业项目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合作人金伟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年来,华登国际与全球不少整车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就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进行探讨,目前关注的重点投资项目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感知传感器/芯片、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自动驾驶算法公司、AI技术工程公司、车联网服务配套商、地图与相关服务提供商、移动出行生态及V2X创新业态等。”
■助力汽车共享发展 管理效率更高效
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这是《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一个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成熟,而如果自动驾驶技术一旦大规模应用,汽车需求量将会降低。
美国密歇根大学下属交通研究所公布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可满足许多人的日常出行需求,为此私家车数量将大大减少,汽车拥有率最多可下降43%。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布兰登·舒特勒(Brandon Schoettle)与迈克尔·西瓦克(Michael Sivak)说,购买汽车是一项较大投资,但今天的汽车大多数时候都停在车库或停车场,使用率非常低。而自动驾驶汽车每天的行驶时间将更多,远比人工驾驶的汽车到达的地方更广泛。
正是基于对未来汽车需求量有可能大幅降低的判断,汽车企业意识到转变单一角色的重要性,从制造商转变为出行服务商。特别是近两年来,主流的汽车企业纷纷成立出行服务公司。
此外,人工智能还将在这些出行服务公司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8月,新能源分时租赁平台盼达用车宣布与阿里云达成合作,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创新技术进一步挖掘共享出行市场潜力,探索通过智能化软硬件持续匹配应用来提升车辆运营效率。
“随着车辆与用户群的增加,共享汽车的线下运维考验与挑战极大,调度、巡检、保险、违章、清洁等事项交错繁复,只有依靠新技术、新算法的不断应用创新,才能保障规模化线下运维的边际效益,单靠增加人力物力无法有效与及时处理复杂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