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工程科研所所长 梁玉庆
我这次主要讲智能交通方面的想法和这两年的探索。
前两天我还在和陈主任\交通部及发改委的领导在讨论智能交通的边界定义,其实,这个边界定义很难确定。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AI对自动驾驶的催生,这些都对智能交通提出了巨大压力。有了压力我们就认为智能交通是下一个重点要投入的,也就是说是重点的风口.自动驾驶道路要怎样适应?比如说随着自动驾驶的升级,高速公路要做相应的智能化改造,做自动驾驶的成长。同样,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车的数据、路的数据、物联网的数据、人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融合和对整个智能交通个促进的作用。
“九五”到“十二五”,科技部一直在做关键技术的研发,关键技术能够在“十三五”产业推动中有一个巨大的作用。从公安系统近10年招投标项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从200亿元到到去年1400亿元,增长是巨大的,我的看法是智能交通是下一个很重要的风口。
我这两年在清华大学做了一些智能交通的数据推动工作研究。从路来说,无锡所在推电子标识,在无锡和深圳正在试用、探索。包括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比如在公交电子站牌上集成WiFi、摄像头,甚至可以把无人机的充电和数据导入都放在其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节点,无人机可以自动定位到电子站牌。这个项目获得了去年全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云、管、端都是重要的入口节点。
智慧物流,大家都知道,铁路的货运在急剧下降,因为过去的主要需求是大件运输,但是小件运输怎么办?我们做了一个项目。给北京公交做“互联网+智慧公交”做一些设计,这个应用在长治市得到了应用。
公安的信息采集是最丰富的,但是过去的采集是传动的。现在,移动互联网采集信息是5秒一次,滴滴是1秒一次,速度精确于交管的信息。实际上,两种信息进行碰撞才能够产生新的应用,比如说天津大运会期间,把高德的信息拿过来,把交管的信息反馈给他们,利用交管公布事件信息,让导航更精确,因为事件肯定有扩散和消散的过程。速度信息、移动互联网信息链接交通系统,让交通系统更全面、准确,提供信号控制效率。这样的经验目前也在为北京交管局提供服务。
我们这个领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充分竞争的领域,对专利的依赖度是相当高的,我们在这方面也为相关企业做了一些知识产权的探讨。
2专利申请方面,011年明显比2010年多,除2016年、2010年国家从严审批专利,其他时间我们的专利权都是三年审批。智能交通是在快速成长的。同时,我们发现,专利集中分布的五个区域分别是在交通监控、车辆管理、旅行信息、车辆控制。基础性专利不到1%,高价值专利只有1%,次高是28%,70%多的专利都是没有价值的。通过和一些投资机构合作,我在投资上引入了知识产权调查,微观上判断这个企业有没有价值。如果一个企业有被诉讼的风险,我们基本上建议投资者不投,当然,好了以后还要进行知识产权整体布局。
我认为企业的发展重点要解决从0到1的问题,而从0到1的问题对于技术型企业,首先是技术上要从0到1。我在深圳投了以个企业,去年投的时候企业刚刚盈利,到年底净利润还不到200万元,前两周去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已经盈利了800多万元,今年1000万元没有问题,基本上每年翻番,去年到今年已经很高了,我相信到明年甚至后年会更高,这就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判断企业价值。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2017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现场速录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如有错漏,敬请告知)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