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在中运量公共交通方面的建设步伐持续加快,71路中运量公交、张江的有轨电车都已在运营中,松江的有轨电车正在紧张建设,崇明和奉贤的BRT也在筹备建设阶段。中运量公共交通对于构筑和完善系统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月12日,由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集团、同济大学等十余家企业和组织共同发起的 “中运量公交智能化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该研发中心为国内在中运量公交智能化领域的首家联合研发组织,集合了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等多方优势,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致力于为中运量公共交通智能化提供一体化整体服务,全面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杨浦区政府、中国公共交通学会、同济大学、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参与了此次仪式。
联合研发中心由上海智能交通公司倡议发起,联合国内外十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筹划成立。中心根据针对中运量公交目前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融合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施工总包、系统集成、运营维护、专业产品以及整车装备等相关企业,汇聚行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应用优势和投资优势,联合开展前瞻性研究,重点突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痛点,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的前瞻性研究,致力于整体促进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发展以及行业应用,打造国内领先的公共交通技术创新交流平台与知识枢纽。
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灵活性高等特点的中运量公交系统填补了轨道交通与传统公交之间的空白短板,逐步在市场崛起。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构筑多元化、立体化、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运量公共交通对发展城市公交体系的建设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市住建委领导表示,上海中运量公交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中运量公交在全产业链上的发展,上海正尝试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模式,并结合标准与规范的制定以及单一技术应用向智能交通综合管理转变等一系列措施,挖掘中运量公交技术的深层价值,以进一步创新产业技术,实现智慧建造与运营。本次研发中心的成立顺应了上海中运量公交开发建设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对推动上海公交都市的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表示,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同时吸引更多创新人才,使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上海智能交通公司总经理常光照详细阐述了研发中心运营和目标,并表示将深化需求,针对行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形成课题和研发成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对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起促进作用的示范项目。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将从顶层设计出发综合考虑中运量公交项目的建设运营一体化,提高线路组织形式灵活性,对客流配置进行精细化分析,根据车道的综合价值率角度出发优化路权设置。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联合研发中心的价值,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使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得到缓解,满足广大民众更多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