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斌
谢谢主持人,我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李斌,今天我带的这个题目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和今天我们智能网联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密切的。因为智能网联,车网联,往技术设施联,往交通联。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智能网联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大家知道智能网联也叫ATS,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最早也是九几年从欧美引进的。从9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我列的几个标题是近几年智能交通在世界上的一个盛会,每年在欧美和亚太轮流举行,代表了当今世界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
这个图是我们国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从95跟踪起步,到15年政府做的示范,一直到十一五,我们的世博会,亚运会,以及智能交通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开展的工作。
在城市交通里面,人口聚集,交通出行的需求最大。所以智能交通首先是在城市里围绕着我们的大型活动,像奥运会,世博会,大大的提升了交通的组织管理。公交是城市出行的最基本的方式。现在交通部正在推动公交都市的建设,也有大量的公交的改革和提升,包括对城市的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对交通的管理,用大数据为城市的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还有一卡通和移动支付的结合,我们现在的卡片慢慢的也要发展成虚拟化的。
在高速公路上ETC已经接近6000万的用户,是一个比较大的通信系统,我们有50万的干线公路网,路网的运行检测,包括车流的检测等等,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另外对于运营的车辆,分了商用车和运营车,对运营车交通部对长途客运和旅游客运,以及危险车辆建立了联网的系统。另外把其他的运营车辆也放进去,将近几百万辆的网络,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的车联网。这个网络建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安全的角度,还有一个从交通界也是和互联网的结合,这个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深的体验,包括手机的导航,网约车,还有共享单车等等,这也是近几年在交通领域发生的比较大的一个趋势。简单的对智能交通过去这么多年的小节,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政府推动的很多的智能交通的建设和应用,偏重的还是管理的方面,对于服务的关注不够。
另外,对于城市的出行和物流的配送,越来越强调互联网的应用,对于城市和城市之间,在过去来说还是比较分离的。城乡的结合互联网和智能交通这一块,做的还不够。还有一种数据开放,对于政府掌握的大的数据,还是纯粹的在政府这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在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端的创新还做的不够,车路协同的整体性不够。
前面我对智能交通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下面我想展望一下对智能交通的看法,近二三年之前,我们交通部公路研究院一直在对未来的公路交通做一些战略的研究,包括去年的交通强国的战略,也正式纳入了十九大的报告中。还有我们和发改委,对于低碳智能战略,还有国家的交通智能网工程,这是一批院士向国务院提出的建议,发改委在组织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对下一代的运载工具的关注,包括对安全、节能一些新的技术点的关注。
从交通来看,车辆肯定是比较核心的,因为每一次的交通运输的变革,都是从运输工具开始的。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怎么看交通工具的变化,交通工具的智能化,电动化和网络化这是一个趋势。这是欧美日对交通的未来的展望,欧洲提出了第五代道路系统。从设施这一块,目前由于运输工具的变化,为运输工具提供物质设施和信息设施的融合,因为我们的路和桥都是土木的物理设施,和信息设施的配合,包括北斗的地面增强和高精地图包括安全可信认证,还有后台的云服务设施。
另外交通工具的运行需要能源,不管是烧油还是烧汽,未来的电动化和氢能源化,未来路在城市里的布局,还有引起交通基础设施的全新设施,包括自动驾驶最终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货车专用道,交通部在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重新的设计。如果是货车专用道,承载力要增强一些,如果是客车的专用道,那路的承载力可以做的轻一点。
新的交通组织形态,同样也是由人在里面做控制,转向无人的控制,现在有人提出无人交通系统,通过广义的控制来改变交通的行为,实现交通自动化和电动化,来自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包括新的运输服务模式,不管是路还是车,最终是为了解决人的移动服务的。这里面我们的客运出行,我们的物流就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公共交通越来越定制化,越来越向满足个性化的行业发展,我们的私家车出行,越来越共享化。包括基于无人驾驶的新的运输方式,最近我们在深圳,包括百度等等在园区内的新的公交系统,也是解决一个公共出行的问题。另外卡车在专用道上的高效的运输等等。
这是我对未来的交通系统的一个简单的展望,从工具,从管理系统,从运输的方式上做的简单的展望。近期的工作,主要是从交通部发改委的一些计划,这是去年的7月份,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的一个方案,推动互联网+,推动智能发展的一个联合方案。这里面有三个系统,智能运输的服务系统,智能运行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决策的支持系统。下面有两大支撑体系,包括了智能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包括了环境和网络安全等等。
这里面包括了27项重点的示范工程,包括了航空,铁路,水运,红色的主要是指的道路上的示范工程,有十几项,智能交通的检测平台基地,智能都市,智能高速公路,包括省和城市的综合的检测和应急体系等等,这些已经在相关的部委开展。
另外一个规划是今年年初国务院重点发布的,这里面的主要的目标把智能技术,我们认为是智能交通的五大目标之一,把智能交通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之一,这里面列了很多,比如是我们的设施,运载工具,包括用户的基本要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规划中智能交通的发展,是一个主要的任务,包括下一代的互联网和智能通信技术的结合,另外一个进行公安和交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另外智能化的服务和升级,包括了创新的计划和促进交通产业的变革。建立市场和产业模式,这是规划的主要内容,关于智能交通这一块。
另外一个我们和发改委商量的,要实现这些计划和方案需要有一些核心的推动机构,智能交通的“三中心一基地”的建设,往往也不是一家,有很多的联盟组成的单位去做。今年年初交通部推动的智能交通的行动计划,主要是2017-2020年,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一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另外对于运营车辆的智能化,互联网+运输服务,包括了移动支付和旅游交通。
另外智能高速工程,我们有一个十三五的智慧高速示范,包括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数据驱动的运行状态的监测,人工智能事件的检测和精细化运营控制与个性化的服务,包括交通专用的通信,还包括了基于4G,5G的通信技术。
对于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我们的这个项目更多的关注目前可以实现的,像一些安全辅助的技术,这个已经有了具体的措施,比如是在今年实施的《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要求新车必须安装ESC,对营运的客车装备AEBS,2019年的4月1日,必须装备自动的AEBS,这都是对产业的一个约束。这里也有一些相应的配套标准来支撑相应的实施。
对于货车这一块,也在加快新技术在货车上的应用,货车比客车要复杂的多,这里面也是探讨在单车货车上去推广应用一些新的安全辅助系统。包括了对于货车的跟车队列的示范,我们也准备依托一些专用道的划分,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一下,先考虑在同一品牌的车厂试验,然后逐渐的推广到划品牌的车型。
对于公交这一块,在特定的场景下,像园区和公交专用道的应用,也是具有现实的意义的。所以这一块,一个是鼓励,因为这一块的市场化的程度非常的广,包括公交汽车和互联网企业,包括一些主机厂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平台的环境。
这是汽车后市场大数据的服务平台,汽车的后市场是远远大于前端销售这一块的。另外也是有车一族的一个痛点,那就是修车难,修理贵。你的车只能去4S店修,这其实是一种垄断,我们现在交通部也是准备要打破这个垄断,未来的修车你可以自己选择,大数据必须公开,这样一般的维修企业也可以对你的车进行维修。所以要求所有的主机厂,必须把车辆维修,保养的信息公开,我们建了一个平台,基本上所有的平台都在里面,主要是乘用车企业,客车企业,现在已经有了三万多个车型在拿公开的维修数据。
另外一个建立汽车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和我们人的健康档案一样,将来是一车一档,给车主建立了一个档案,对于你的维修,包括对于二手车的交易,你的评估都是具有非常好的意义,这对于汽车后市场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另外一个交通和旅游的结合,我们都知道随着国家的发展,交通除了满足基本的运货,运人的基本服务之外,其实也可以向更高端的发展,老百姓更高的需求,比如是自驾游,不光是在国外,在国内,节假日的大量出行,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交通和旅游怎么样进行结合?因为现在有一些省已经是建立了交通和旅游的数据融合。
最后是,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还沉睡在那里,怎么样发挥作用,基于政府和企业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TOB的,更多的是针对企业,针对研发企业,包括运营企业,包括政府,包括大学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和开发。所以这个平台主要是社会组织机构的应用。这里面有几个大的功能,一个是数据的开放,这样子可以有数据来开放使用,有一些是有偿的,有一些是无偿的。另外提供一些技术的支撑,还有决策,这个主要是为管理和宏观的决策提供支持。
时间的关系,我想今天这个主题是智能网联,我想围绕着交通,智能交通的一些话题给大家交流一下,请给予批评,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